宗庆后想的是,百亿企业给宗馥莉,仨私生娃每人一生享有7亿美元信托的收益,一天就有9万美元,堪称圆满。但怎么就闹到今天这一步了呢?宗氏争产案越来越多细节曝光。8月1日,香港高等法院批准原告宗继昌、宗婕莉、宗继盛的资产保全请求,要求宗馥莉等被告不得处置汇丰银行账户内任何资产,禁令有效期持续到内地诉讼有最终裁决为止。截至2024年初,该账户余额约18亿美元。据相关法律文件,2024年1月,宗庆后曾委托宗馥莉为3原告分别在汇丰设立7亿美元的不动本信托(只分配利息收益,不可变动本金),共21亿美元,且信托利益为婚前财产,受益人仅本人及子女,不含配偶。但因汇丰账户钱不够,“信托”并未真正设立。香港法院指出,双方协议明显存在对价关系,即原告承认遗嘱效力且不妨碍遗嘱执行,宗馥莉则为原告设立离岸信托。可以合理推断,汇丰账户资产应用于为原告设立的信托,而其他资产则归宗馥莉所有。也就是说,双方达成的是利益交换。从宗馥莉的角度,我保证你们一辈子有钱花,你们要遵从遗嘱,别闹事。但原告质疑宗馥莉“怀有严重敌意”,争夺娃哈哈相关工厂,且故意拖延设立信托,而宗馥莉却指责原告“操之过急”。于是,宗家的遮羞布就随着诉讼被揭开了。但公众显然还有诸多疑惑:1、宗老的设想很清晰,企业给长女;仨美籍私生娃享信托收益。假设年化5%收益,一年3500万美元,每人每天有9.59万美元(人民币60多万)可花。但为何搞砸了?设信托的时间进度没有安排?还是没来得及安排?2、即使暂未凑够21亿美元,18亿美元也不少了,先每人设6亿美元本金的信托,等资金到位再补足到7亿不行吗?3、既然信托设立手续复杂,香港储蓄险却简单多了(基本上资金到位就生效),类信托功能也很强大(保单持有人、受保人、受益人等角色清晰,所有权、控制权、受益权分离),且完全可以先存保单,再装进信托,双重架构。宗家不能先有再优吗?各位怎么看?
宗馥莉处于内忧外患之中。她和宗老管理风格截然不同,从去年底开始,她通过调岗降薪等方式,“逼”走了大概1000名销售人员,干脆利索,也遭到很多利益受损者的诟病。公司需要大刀阔斧改革,只是不知道孤军奋战的她,能否接好这个班重创辉煌。新掌门太不容易。拭目以待。

4001102288 欢迎批评指正
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